2025贵烟为何坚持不卖外省?独家拆解稀缺背后的三大真相

烟商 交流分享 37

最近不少烟友在社交媒体热议"贵烟在外省买不到"的怪象,甚至有人专门托贵州朋友代购。作为地域特征极强的卷烟品牌,贵烟确实在外省市场难觅踪迹。本文从政策限制、成本博弈、品牌战略三个维度,结合最新行业动态,揭秘这个看似反常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。文中特别披露贵州中烟内部人士透露的渠道管理细则,带你看懂地方名烟的市场生存法则。

一、政策铁幕:地方保护主义的隐形高墙

咱们先得明白,中国的烟草行业可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典型。根据《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》,每个省的烟草公司都像独立王国——他们手里攥着本省的卷烟销售指标,说白了就是"我的地盘我做主"。去年贵州烟草专卖局的工作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,要优先保障本省卷烟品牌的市场占有率。

举个实在的例子你就懂了:2022年贵州省内卷烟销量中,贵烟系列占比高达63%。反观隔壁四川省,娇子系列占了半壁江山。这种地域割据的局面,导致外省烟草公司根本不愿意给贵烟留货架位置。毕竟谁也不想自家地盘被外来品牌分走蛋糕,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

2025贵烟为何坚持不卖外省?独家拆解稀缺背后的三大真相-第1张图片

二、算不过来的经济账:运输成本比烟丝还贵

别看贵烟在贵州卖得风生水起,真要往外走可就得扒层皮。他们当家的爆款"贵烟·国酒香"系列,里面那颗茅台爆珠对运输条件要求极高。冷链运输成本每趟要比普通卷烟多出15%-20%,这还没算跨省销售的仓储费用。

更头疼的是定价策略。在贵州卖30块的烟,运到上海可能得卖到35块才能保本。但上海本地的中华、红双喜早就把30-35元价位段占得死死的。去年行业论坛上,有位烟草公司老总算过笔账:贵烟要是硬闯华东市场,前三年至少得亏掉1.2亿。

三、饥饿营销的高级玩法:稀缺性就是硬通货

贵州中烟这招"画地为牢"玩得实在高明。他们深谙消费心理学——越是买不到的东西越让人惦记。去年抖音上有个贵州小伙带了两条贵烟去北京,结果在798艺术区被烟友围住加价收购,这事儿还上了同城热搜。

这种地域稀缺性直接拉高了产品溢价。在闲鱼平台上,原价26元的贵烟(跨越)被炒到45元还供不应求。更绝的是,他们每年推出的生肖纪念版,现在都成了收藏圈的硬通货。说白了,贵烟压根不需要在外省铺货,光靠"代购经济"就能维持品牌热度。

四、未来会破局吗?三个关键信号要盯紧

最近行业里有些风吹草动值得注意:首先是贵州中烟悄悄注册了"云贵川"联合商标,其次是他们的电商平台开始试水周边省份的极速达服务。更关键的是,国家烟草专卖局去年底发布的《关于推进烟草流通现代化的意见》中,专门提到要"破除不合理区域壁垒"。

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,贵烟真要大规模出省,起码得满足三个条件:1.茅台集团在省外的渠道资源支持 2.找到能对抗中华、黄鹤楼的产品矩阵 3.搞定外省烟草公司的利益分配。按照现在的进度看,2025年前能覆盖周边三省就算超常发挥了。

说到底,贵烟这种"偏安一隅"的打法,既是无奈之举也是精明选择。在烟草这个特殊行业里,有时候主动缩小战场反而能活得更滋润。下次要是再看到代购贵烟的,别光顾着吐槽买不到——这背后可藏着中国烟草市场最真实的生存法则呢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