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作为全国烟草消费大省,烟民口味既保留着地域特色又紧跟市场潮流。本文基于2023上半年江苏省烟草销售数据及消费调研,深度剖析南京、苏烟等本土品牌的统治力,揭秘外来品牌突围密码,并解读婚庆用烟、日常口粮的消费密码。文末更有老烟枪私藏推荐,带你发现藏在街边小店里的"江苏限定款"。
一、江苏人的香烟基因:本土品牌占七成市场
要说江苏人抽烟的"基本盘",那还得看南京和苏烟这对黄金组合。2023上半年数据显示,单南京系列就吃掉全省42.3%的市场份额,要是算上同属江苏中烟的苏烟,两家合计占比直接冲到67.8%。这数据看着吓人吧?其实也不奇怪,毕竟家门口的烟厂从原料到口味都是为本地人量身定制的。
南京烟最经典的硬红,14块钱的定价堪称"江苏通勤神器"。早上在公交站台转一圈,十个抽烟的爷们里八个手里夹着这抹红。不过要说排面,还得看金南京和九五至尊。特别是九五,当年那个周久耕事件虽然闹得满城风雨,倒是让这款烟的知名度直接破圈,现在婚宴桌上要是没摆两包九五,主家都觉得脸上挂不住。
二、苏烟:把"江南味"卷进烟丝里
苏烟走的是精致路线,包装上那些水墨画看着就雅致。他们家的爆珠系列玩得挺溜,像什么雨花石爆珠、茉莉香爆珠,外地人可能觉得花哨,但江苏人就好这口带着香气的烟雾。特别是30-40块价位段的软金砂,在苏南地区卖得比硬中华还俏,你说神奇不?
最近两年苏烟还搞了个"沉香系列",烟支里加了海南沉香片。这玩意儿抽起来怎么说呢,前两口确实有股子庙里烧香的味儿,抽到后面又回到熟悉的烟草本香。虽然年轻人觉得猎奇,倒是挺受中年老板们待见,毕竟500块一包的定价摆在那儿,掏出来点烟的时候,那眼神可比掏名片带劲多了。
三、外来品牌的生存法则:得苏州者得江苏
要说能在江苏市场撕开口子的外来户,利群和中华算是代表。利群吃准了13-18块这个价格带,特别是新版利群,烟嘴加长的设计深得老烟枪欢心。有个南京的出租车师傅跟我说:"这烟经抽啊,跑完一趟机场刚好抽完,不带浪费的。"
中华在江苏有个特别现象——硬中华销量是软中华的1.7倍。按说全国范围都是软中更吃香,但江苏人就偏爱硬盒那股子劲道。更绝的是,苏北有些乡镇小卖部,硬中华比玉溪卖得还便宜,你说这里面的门道深不深?
四、婚庆用烟密码:红南京打底,九五至尊压阵
参加过江苏婚宴的都知道,桌上的烟至少要摆三种:给帮忙兄弟发的14块硬红,给宾客准备的45块金南京,还有给重要亲戚准备的100块九五至尊。有次在盐城吃酒席,看见新郎官往每个喜糖盒里塞了根细支金陵十二钗,这波操作直接拉升了整条街的婚礼用烟标准。
这两年还流行起"双烟阵",主桌放苏烟沉香,次桌摆南京雨花石。要说江苏人讲究起来,那真是把香烟当彩礼来置办。有个苏州的婚庆公司统计,平均每场婚礼要消耗82包烟,这数字比五年前涨了快一倍。
五、藏在街角的神秘爆款:这些烟出了江苏买不到
要说江苏人的隐藏菜单,首推徐州的红杉树。这烟在徐州本地卖8块,出了徐州地界立马改名叫"小苏烟",价格直接翻倍。还有常熟人钟爱的东渡烟,烟盒上印着鉴真和尚,抽起来带着股话梅香,外地人绝对想不到这居然是款烤烟。
最绝的是南通特产紫狼烟,7块钱的售价,包装土得掉渣,但抽过的都说比二十块的烟还够劲。上次有个上海老饕专门开车到如皋,就为买两条紫狼,结果被老板娘笑话:"你们城里人现在好这口啦?"
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来,前阵子淮安出了款"运河记忆"纪念烟,蓝底烫金的包装,烟嘴还是镂空的。本来以为是景区宰客的货色,没想到抽起来真不赖。可惜限量发售,现在想买得去二手市场加价收,这波饥饿营销算是被江苏烟厂玩明白了。
六、健康转型下的江苏烟民:细支烟销量三年翻三番
现在江苏街头有个有趣现象:年轻人手里夹的烟越来越细。南京炫赫门、十二钗薄荷这些细支烟,在95后群体里卖疯了。有个数据挺有意思:江苏细支烟销量占全国23%,难怪有人说江苏引领了"香烟瘦身革命"。
不过老烟枪们还是看不上细支烟,说这是"女人烟"。但架不住细支烟利润高啊,便利店老板都爱把细支烟摆在最显眼的位置。前两天在南京1912酒吧街转了圈,十个抽烟的年轻人里六个抽炫赫门,剩下四个在抽电子烟,传统粗支烟愣是没见着。
七、江苏烟民的终极选择:这些烟抽的是情怀
要说江苏人抽烟的终极仪式感,还得看老一辈的坚持。镇江的老茶客就认准大吉祥,这烟带着股焦糖香,配着金山翠芽喝正好;扬州的老澡堂子里,大爷们泡完澡来根绿南京,说这烟"湿着抽都有味";连云港码头工人至今还在抽5块5的红金龙,虽然包装换了七八次,但老伙计们说:"就这个味,换了别的咳嗽。"
写到这里突然有点感慨,江苏人抽的哪是烟啊,分明是刻在DNA里的地域记忆。从8块钱的民工烟到四位数的典藏版,从呛喉的老旱烟到带香气的爆珠,每一缕升腾的烟雾里,都飘着专属于江苏人的生活哲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