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烟草文化源远流长,每个省份都有独特的香烟品牌承载着地域特色。本文整理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现存香烟品牌,揭秘"熊猫"为什么专供外宾、"大前门"百年配方之谜等冷知识,帮老烟枪找回记忆中的味道,给收藏爱好者提供最新市场动态。
华北地区:老牌劲旅扎堆
说到北京烟,现在年轻人可能只知道中南海,但老一辈绝对忘不了"香山"和"八达岭"。这两个牌子现在基本停产了,不过去年我在河北保定的小卖部,居然看到有八达岭的条盒在卖,店主说是2015年的存货,要价380块,比原价翻了三倍。
天津卫的"恒大"这两年改走高端路线,新出的冰爆珠系列在便利店卖得不错。河北的"钻石"有个冷知识——它最初其实是山西品牌,后来被河北中烟收购,现在张家口卷烟厂还在用传统工艺生产特供版。
华东地区:包邮区的"烟圈"鄙视链
上海人抽"中华"还要看场合,软包招待贵客,硬包自己抽。不过现在年轻人更爱买"金上海",22块的价格配上复古包装,在淮海路的咖啡馆里拍照特别有腔调。江苏的"苏烟"这两年搞了个骚操作,把沉香木切片掺进烟丝里,抽起来有股寺庙烧香的味道,据说在00后群体里意外走红。
浙江的"利群"今年出了款细支爆珠,薄荷味里加了龙井茶香精,刚上市那会儿便利店都断货。安徽的"黄山"最近在搞怀旧营销,重新推出90年代的红盒版,老烟民都说没以前那个味儿了,不过包装上的烫金迎客松倒是复刻得挺精致。
华中地区:被低估的"烟王"故乡
湖南的"芙蓉王"和"白沙"简直就是烟民界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,有个数据很有意思——白沙在广东的销量比在湖南本地还高30%。湖北的"黄鹤楼"玩得最花,1916系列用的居然是天然香料,听说配方是从故宫藏品里找的灵感。
河南的"黄金叶"这两年发力中端市场,有个叫"小天叶"的系列,烟盒能当镜子用,在出租车司机群里特别受欢迎。江西的"金圣"主打养生概念,加了中草药提取物,不过真抽起来药味比烟味还冲。
西南地区:云烟的绝对统治区
云南的"云烟"系列堪称行业标杆,有个冷知识是软珍品云烟的过滤嘴比普通烟长5mm,这个设计能让焦油量降低又不影响口感。贵州的"贵烟"最近在搞跨界联名,和茅台酒厂合作出了款陈皮爆珠,据说抽完再喝酒不容易醉,真假就不知道了。
四川的"娇子"今年玩起了国潮,烟盒印上三星堆青铜面具,不过最实在的还是10块钱的蓝娇,在成都麻将馆里消耗量惊人。重庆的"龙凤呈祥"有个隐藏版本叫"朝天门",只在洪崖洞景区专卖,烟嘴是少见的双色拼接设计。
东北地区:老工业基地的硬核味道
黑龙江的"林海灵芝"抽过的人不多,但烟叶里真的加了灵芝粉,就是抽起来像烧柴火。吉林的"长白山"今年出了款银装素裹特别版,过滤嘴里有活性炭,适合刚戒烟又忍不住想抽两口的人。
辽宁的"人民大会堂"现在分两种,红盒的13块走亲民路线,蓝盒的35块专供体制内。有个沈阳老哥跟我说,他们单位采购蓝盒的发票都开"办公用品",这事儿咱可不敢细说。
特别篇:港澳台地区的神秘货
澳门"金莲花"的烟盒要用手掰开,据说防伪技术比人民币还复杂。香港的"南洋红双喜"分港版和内地版,港版的焦油量标注是11mg,实际抽起来比内地版更冲。台湾的"长寿"烟最近换了新包装,警示图从烂肺变成了秃头大叔,吓得年轻人改抽电子烟了。
写完这篇突然发现,原来每个省都有拿得出手的烟草品牌。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,本文纯属知识科普,吸烟有害健康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。对了,你们老家有什么特色烟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,没准能遇到抽过同款的老乡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