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名字里带"文化基因"的经典款
要说名字起得讲究,黄鹤楼1916必须排前头。这名字直接把武汉地标和民国年份结合起来,听着就像在抽历史。去年市场调查显示,这个名字让30%的消费者产生"文化认同感",特别是40岁以上的老烟民特别吃这套。
南京(雨花石)这名字也绝了,把当地特产和香烟绑定。去年他们搞了个"买烟送雨花石"活动,销量直接涨了45%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都以为雨花石是奶茶小料,这名字再过十年会不会过时啊?
还有红双喜这种国民级名字,简单粗暴但就是好用。婚庆市场里每10包喜烟有7包是它,这名字简直就是行走的吉祥话。不过现在年轻人结婚都改发电子烟了,传统品牌的名字优势还能撑多久呢?
二、听着像诗名的文艺派选手
黄金叶(天叶)这名字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茶叶。厂家说灵感来自"金叶承露"的古诗,实际卖点却是烟叶产地海拔。去年他们靠这个名字在高端市场多抢了12%的份额,看来装文艺确实管用。
云烟(印象)系列名字起得最聪明,从印象丽江到印象庄园,每个子系列都能蹭旅游热点。特别是去年推出的印象大理,还没上市就靠名字在抖音带出300多万播放量。不过有消费者吐槽抽起来和普通款没区别,这算不算名字欺诈?
三、玩谐音梗的新锐品牌
近几年冒出不少玩梗高手,像煊赫门其实谐音"炫赫门",听着像古代宫门,实际上是想说"炫酷新境界"。这名字在00后群体里特别火,去年销量同比暴涨180%,不过老烟民都说这名字听着像防盗门品牌。
还有那个七匹狼(纯境),硬是把男装品牌和香烟绑定。虽然名字听着像洗衣液,但靠着"纯境纯净环境"的解读,在雾霾严重的北方城市卖得特别好。不过最近被网友恶搞成"七匹狼(纯净水)",厂家估计要头疼了。
四、地域特色直接当卖点的
黄山(天都)这名字就赢在地域情怀,安徽人买烟首选。不过去年他们搞了个"抽天都游黄山"活动,结果中奖者发现免费游要自费索道钱,这名字带来的好感度直接打对折。
最绝的是冬虫夏草(和润),光听名字就感觉在养生。虽然烟盒上明写着"非药品",但中老年消费者就是冲着名字里的药材买的。去年这款在药房渠道的销量居然超过部分OTC药品,这操作属实没想到。
五、名字比烟贵的限量款
要说玩概念还是大牌会玩,中华(金中支)光名字就透着贵气。虽然和普通中华配方差不多,但靠着这个名字,单包价格能贵出15块。更绝的是熊猫(时代版),明明已经停产多年,现在二手市场还能炒到3000块一条,全靠名字撑着情怀价。
最近还冒出个荷花(绿水鬼),明显蹭劳力士的热度。虽然被表友群嘲,但这个名字让它在潮牌圈卖爆了。不过听说厂家注册了300多个类似名字的商标,这是要把奢侈品牌挨个蹭遍的节奏?
说到底,好名字确实能带来真金白银。但消费者也越来越精了,去年有调查显示,68%的人认为好名字要有真实品质支撑。就像那个芙蓉王(蓝闪),名字听着炫酷,结果因为口感太冲被戏称"蓝惨",这教训够深的。所以啊,名字起得好是加分项,但要是产品跟不上,再美的名字也是空中楼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