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烟跨越作为贵州中烟近年力推的明星产品,凭借独特的陈皮爆珠设计和精准定价策略,在20-30元档位中杀出重围。本文从品牌背景、口感体验、市场反馈三大维度,结合真实消费者评价,深度剖析其档次定位与核心竞争力,揭秘这款"网红烟"背后的消费逻辑。
一、贵烟跨越的出身:含着金钥匙的"创二代"
说到贵烟跨越,不得不提它的"家世背景"。贵州中烟作为全国重点烟草企业,手握"国酒香"等王牌技术,2017年推出跨越系列时,明显带着突破中端市场桎梏的野心。当时20元档位基本被黄鹤楼、芙蓉王等老牌占据,贵烟这波操作被业内称为"精准卡位"。
价格定在23-26元/包(地区差异约±3元),这个区间很微妙——比经典蓝楼便宜,又比同门兄弟贵烟(硬高遵)高半档。这种定价策略既避免了与自家产品内耗,又巧妙避开硬中华的30元红线,难怪有经销商说这是"刀尖上的舞蹈"。
二、爆珠设计:是创新还是噱头?
打开烟盒就能闻到淡淡的陈皮香,这个爆珠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不过说实话,第一次抽的时候我有点懵——捏爆珠前是常规的烤烟味,捏碎后柑橘味直冲天灵盖,这种反差感就像喝拿铁突然加了片柠檬。
市场反馈两极分化严重:年轻群体觉得新鲜带劲,老烟枪却吐槽"串了味儿"。据某零售终端数据,约65%消费者会主动捏爆珠,其中25-35岁占比超7成。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有人说它是"年轻人的第一口中高端烟"。
三、真实口感评测:值不值这个价?
点燃第一口,烟气确实比同价位产品更柔和,8mg的焦油量对老烟民可能偏淡,但入喉时的绵柔感加分。重点说下这个陈皮味——不像薄荷爆珠那么冲,更像是剥橘子时飘出的清甜,不过抽到后半段会有点发苦。
对比同档产品:比黄鹤楼(软蓝)多些层次感,但不如芙蓉王(硬黄)醇厚。包装上的金属拉丝工艺倒是挺唬人,拿在手里有分量感,难怪有消费者调侃"买盒子送烟"。
四、市场表现:叫好与叫座的悖论
根据2022年烟草市场报告,贵烟系列整体销量增长12.3%,其中跨越贡献了38%的增量。不过在终端走访时发现个有趣现象——复购率高的集中在三四线城市,一线城市更多是尝鲜性消费。
某位经营烟酒店十年的老板这样说:"这烟就像榴莲,喜欢的成条买,不碰的闻都嫌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就吃这套新鲜玩意儿。"
五、档次争议:中端守门员还是高端敲门砖?
关于跨越的档次定位,业内其实存在分歧。从原料看,它确实采用了贵州特色烟叶+津巴布韦烟丝组合,但配比不如50元档产品讲究。包装成本约占零售价15%,高于行业平均10%的水平,这或许能解释其"面子工程"。
如果按价格划分,23元档显然属于中端;但考虑到其创新元素和营销投入,说是"轻奢级口粮烟"也不为过。不过要真和硬中华比,差距还是肉眼可见的。
总结来说,贵烟跨越就像车市里的"混动车型"——用技术创新在传统市场撕开缺口。适合追求新鲜感的年轻群体,或是想换换口味的老烟民。但要说完全站稳中高端,可能还得看后续产品迭代能否延续这种差异化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