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北京人都在抽什么?老烟民私藏清单流出!

烟商 交流分享 46

作为中国烟草消费的核心城市之一,北京的香烟市场既有百年老字号,也不乏网红爆款。本文实地走访烟酒店铺和批发市场,整理出当前最受关注的16款主流品牌,从每包6元的口粮烟到百元档的收藏级香烟,揭秘北京烟民的消费偏好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随着控烟政策收紧,细支烟和低焦油产品正成为新趋势...

一、北京本地"扛把子"品牌

要说地道的北京味儿,还得看本地卷烟厂的老牌子。中南海绝对算得上头把交椅,这个创立于1970年的品牌,光是在便利店就能看到七八个不同款式。记得上次在朝阳区某烟摊,老板拍着胸脯说:"您要是想尝鲜,试试中南海(经典),焦油量8mg刚刚好,抽完嘴里没怪味儿。"

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年轻人更爱买带爆珠的中南海(炫彩),尤其是那个蓝莓味的爆珠,捏碎后抽起来确实挺特别。要是夏天的话,中南海(Z冰)薄荷爆珠在便利店经常断货,有次我在东直门连跑三家店才买到。

红双喜(京韵)这两年势头很猛,包装上印着天坛图案,外地朋友带伴手礼最爱买这个。西城区某烟草专卖店的王姐告诉我:"逢年过节这烟能卖脱销,特别是带‘北京’字样的特别版,老顾客都提前三个月预定。"

二、全国大牌在北京的生存法则

别看北京人爱本地烟,全国性品牌照样有市场。黄鹤楼算是南方系里的顶流,尤其是硬珍品和软蓝,在商务场合特别吃得开。上周参加个金融圈的饭局,十个人里有六个掏出来的都是黄鹤楼。

2025北京人都在抽什么?老烟民私藏清单流出!-第1张图片

云烟系列里的玉溪(软)和红塔山(经典1956),绝对是老烟枪的心头好。记得在通州八里桥批发市场,有个大爷开着三轮车来进货,张口就要五条红塔山,说是"工地上的兄弟就认这个味儿"。

要说高端市场,中华还是稳坐头把交椅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硬中华反而比软中华卖得更好。海淀区某烟酒行的李老板透露:"现在送人讲究实在,硬中华看着大气还不容易压坏,最近三个月硬盒销量涨了20%。"

三、异军突起的"新势力"

这两年电子烟虽然被打压,但悦刻的门店在朝阳大悦城照样开得红火。他们新出的幻影PRO系列,据说尼古丁含量降到了1.8%,不过年轻人就吃这套"健康概念"。

细支烟市场更是热闹,南京(炫赫门)靠着那句"抽烟只抽炫赫门"的网红梗,在00后群体里杀疯了。上个月在五道口酒吧街,看见三四个小年轻人手一盒炫赫门,烟盒在射灯底下反着光。

还有个现象挺有意思,日本烟MEVIUS(原万事发)在使馆区特别流行。三里屯那边有个日料店,老板说每周要进20条超淡款,主要卖给外企白领和留学生。

四、买烟避坑指南

王府井步行街的旅游纪念烟要慎买!那些印着长城、故宫图案的"特供烟",十有八九是小厂贴牌货。上周帮外地朋友鉴定了条"中南海纪念版",扫码发现是河北某乡镇厂的杰作。

价格方面有个冷知识:同一款烟在不同区域能差5-10块。比如利群(新版)在丰台批发市场卖14,到了国贸CBD的便利店敢标价18。建议多跑几家比价,别急着掏钱。

最后提醒下,现在北京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,连写字楼消防通道都装了烟雾报警器。要是不想被罚款,最好还是去指定的室外吸烟区。

五、不得不说的健康趋势

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最新数据,18-35岁吸烟者中,选择6mg以下低焦油产品的占比已达47%。像长白山(777)、七匹狼(纯境)这些主打低害的香烟,在物美超市的铺货量同比增加了30%。

不过医生朋友跟我说了个扎心真相:"所谓低焦油不过是心理安慰,每天少抽两根比什么都强。"这话可能有些朋友不爱听,但看看协和医院呼吸科排队的队伍,还真是...

说到底,抽烟这事儿终究是个人选择。但作为从业者,还是得唠叨句:理性消费,量力而行。毕竟现在最流行的"健康烟",可能就是不抽烟啊。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